龍潛於淵,陽之深藏;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。
若讓你說出幾個獨屬中國印象的事物,那麼,龍是一個,玉是另一個,八千年的玉文化見證著我們這些龍的傳人在歷史的長河中行走。
龍,在現代,彷彿已經成為了中國的象徵;而說到螭龍,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。
關於螭龍有兩種說法:一種說法認為螭龍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龍的來源之一。
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》:“蛟龍赤螭。”也被稱為蚩尾,是一種海獸,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進言,說螭龍是水精,可以防火,建議置於房頂上以避火災。
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龍生九子,其中的一子,就是螭龍。古書中雲:“其二曰螭吻,性好望,今屋上獸頭是也。”
在古代,螭龍紋是一種典型的古代傳統裝飾紋樣,用於房屋門窗、傢具、瓷器、服飾,以及玉器上。
特別是到了漢朝,螭龍紋更是盛行一時,與具有德行象徵的玉開始結合。玉器之上雕刻螭龍紋,若隱若現,柔中帶剛,俯瞰萬物,千姿百態,結合玉的溫潤,表現出一種威嚴、剛勁之感,具有十分美好的寓意。
闢邪去災,家宅安寧
唐朝蘇鶚所寫《蘇氏演義》卷上說:“蚩者,海獸也。漢作柏梁殿,有上疏者雲:蚩尾,水之精,能辟火災,可置之堂殿。今人多作鴟字。”
就是說螭龍屬水,可辟火,特別是古代房屋大多為木制,故為辟火,可紋螭龍於房頂,演變至今,早已成為一種守家神獸,可保家宅安寧,闢邪去災,畢竟龍於家中,非一般邪崇敢入內。
龍騰於天,飛黃騰達
螭龍神態威武,貴為九五之尊,不僅可以避邪鎮災,玉螭龍更是適合男子佩戴,可以彰顯男人獨有的陽剛之氣,增加威嚴之感,大有一飛沖天之勢。
玉螭龍也寓意著像螭龍一樣有著奮力向上的升騰之勢,象徵著前途順暢,大業有成,事業如日中天,節節高昇,大富大貴。
螭龍教子,學業有成
明末清初姜紹書《韻石齋筆談》“宣和玉杯記”載:“宋宣和御府所藏玉杯三, 其一內外瑩潔,絶無纖瑕,杯口聳出螭頭小螭,雲而起,夭矯如生,名“教子升天”,真神物也。二名八面玲瓏。三則單螭作把,外多花紋,鈎碾精工,瑩白過於教子而神采稍遜。”
此處明確記載了螭龍教子,助其升天,也寄寓了天下父母對孩子的美好期望,希望他們學業有成,考試高中,尤其適合廣大求學的學子佩戴,帶著父母的美好祈願奮發向上。
螭龍,善變化、興雲雨、利萬物,具有龍一切的特性,是我神州大地之精神象徵。
到了現代,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讓懸於屋頂的螭龍幾乎湮滅,但螭龍卻經玉雕師之手發揚光大,與和田玉雕琢一起,寄託文化與祝福。